
寧波港冷鏈物流中心經過寧波市海關審批,物流中心獲準建設海關監管堆場,稱為寧波市第一家港區外的冷鏈監管場所,二期項目全面起推動,計劃新增采購區和現貨區等,增加進口商品的展示、交易功能。
寧波港冷鏈物流中心總投資1.3億元,占地8.6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7.8萬平方米,去年5月底,該中心一期項目投入試運行,冷庫庫容8萬立方米,比一個標準足球場還大,主要為果蔬、肉類、水產品等提供冷鏈服務。集裝箱與冷庫無縫對接,從碼頭到倉儲始終處于低溫條件下,避免了進口冷凍冷藏品在物流環節中“兩頭冷、中間斷”的現象。寧波港冷鏈中心將為全市生鮮的工銀提供更強的保障,完美的解決進口食品“后一公里”的難題。
補上“冷鏈”短板
一只在阿拉斯加附近海域捕獲的帝王蟹,漂洋過海來到寧波,始終處于低溫冷藏狀態;再等到“馬大嫂”從超市冰柜里把它拎進菜籃子時,這只帝王蟹還是相當新鮮——這都歸功于冷鏈物流。
冷鏈物流系統是指冷凍冷藏類食品在消費的生產、貯藏、運輸、銷售各個環節中始終處于規定的低溫環境下,以保證食品質量、減少食品損耗。
為了使進口冷鏈商品更新鮮,寧波港冷鏈物流中心加快建設海關監管堆場,提高貨物通關速度。目前,中心的查驗場地圍網、視頻監控等相關硬件配套建設已基本收官,一旦驗收通過,海關對進口冷鏈食品的查驗將在物流園區海關監管堆場內進行。“這將使進口的冷凍生鮮貨物在冷鏈環境下接受海關查驗,確保冷鏈不斷鏈。”寧波港冷鏈物流中心總經理張學民說,一旦成為海關監管堆場,進口集裝箱在碼頭的堆存費、作業費、插電費等費用也能省下不少。“我們目前的日查驗箱量大可達100個冷凍箱,這些集裝箱如果全裝上鯧魚,寧波近800萬常住人口每人至少可分到一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