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家對農業現代化和冷鏈物流發展的日益重視,農村冷庫建設已成為推動農產品產地倉儲保鮮、促進農業高質量綠色發展的重要一環。2025年,國家對于農村冷庫建設的扶持力度進一步加大,通過一系列政策引導和資金補貼,提升農村冷鏈物流設施水平,促進農產品產運銷一體化運作。
一、國家政策背景
近年來,國家發展改革委、農業農村部等部門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對冷鏈物流基礎設施建設進行了全面規劃和部署。特別是《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建設實施方案》和《“十四五”全國農產品產地倉儲保鮮冷鏈物流建設規劃》的發布,明確了到2025年基本建成以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為核心、產銷冷鏈集配中心和兩端冷鏈物流設施為支撐的三級冷鏈物流節點設施網絡的目標。這些政策為農村冷庫建設提供了堅實的政策保障和廣闊的發展空間。
二、國家扶持措施
1.資金補貼
國家對于農村冷庫建設給予了實質性的資金補貼。根據現有的冷庫補貼政策標準,符合條件的農產品冷藏庫、水果保鮮庫、蔬菜保鮮庫等均可享受補貼。補貼金額根據冷庫規模而定,例如10噸規模的冷庫可獲得1萬元補貼,而500噸規模的冷庫則可獲得高達34萬元的補貼。此外,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如種植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更容易申請到補貼,貧困地區的農民也能享受到更多的政策傾斜。
2.技術支持與培訓
除了資金補貼外,國家還提供了技術支持和培訓服務。各級農業部門會組織專家團隊深入農村,為冷庫建設提供技術咨詢和指導,幫助農民和農業經營主體掌握先進的冷鏈物流技術和管理方法。同時,還會開展相關的培訓活動,提升農民的冷鏈物流意識和技能水平。
3.政策引導與激勵
國家通過政策引導和激勵措施,鼓勵社會資本參與農村冷庫建設。例如,通過設立專項基金、提供稅收優惠等方式,吸引更多的社會資本投入冷鏈物流領域。此外,國家還鼓勵農民和農業經營主體通過入股、租用等方式利用村集體閑置房屋、廢棄廠房等資源進行冷庫建設,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三、地方實踐案例
以晉城市為例,該市根據《關于下達2025年市級農業第一批轉移支付資金使用計劃的通知》要求,制定了農產品產地冷藏保鮮設施提升建設項目的實施方案。該方案采取“主體自愿自建,政府以獎代補”的原則,優先支持涉農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等運營主體在鄉鎮、村建設田頭市場,開展鮮活農產品冷藏保鮮服務和交易服務。同時,該市還設立了50萬元的獎補資金,采取“自愿申報、自主建設、定額補助、先建后補、早建早補、補完為止”的方式,對符合條件的冷庫建設項目進行獎補。
四、未來展望
隨著國家對農村冷庫建設扶持政策的不斷深化和完善,未來農村冷鏈物流設施水平將得到顯著提升。這將有助于推動農產品產運銷一體化運作,減少流通環節損耗浪費,平抑市場價格波動,擴大優質供給。同時,農村冷庫建設也將為農民和農業經營主體帶來更多的發展機遇和收益來源,推動農業現代化進程不斷加快。
綜上所述,2025年國家對于農村冷庫建設的扶持力度進一步加大,為農民和農業經營主體提供了更大的發展機遇。我們有理由相信,在政策的引導和支持下,農村冷鏈物流將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前景。